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宗教 > 宗教胜迹

永宁护国禅寺

发布日期:2024-05-23 17:27 [ ] 浏览次数:

一、概括盐城的佛教历史

盐城地处江苏省北部,淮河入海尾闾,东临黄海,被称为中国“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在这片充满包容、充满仙气的大地上,佛教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在江苏佛教历史上乃至中国佛教历史上都留下绚丽的篇章,人杰地灵,高僧辈出,佛法兴隆,流传千古。

二、古刹永宁,历代因缘

1、永宁寺由来

永宁寺,始建于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4年),并由李渊亲自赐寺名,为唐代三十六大寺之一。清代康熙年间御赐加封为“护国永宁禅寺”,乾隆朝时再次加封永宁寺,现为江苏省二十一所重点寺院之一。

据《旧唐书·地理志》载:“隋末盗韦彻据其地,置射州及射阳、安乐、新安三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来归,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废射州,仍置盐城县”。说的是隋末,炀帝淫暴,民不聊生,群雄四起。有一位农民起义头领韦彻,在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带领一支起义军,攻克了滨海重镇盐城,在盐城称王,置射州,将盐城一分为三,即射阳、新安、安乐三县。韦彻在盐城南门修筑了临时宫殿,他在盐城统治达七年之久。唐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渊派堂弟、淮安王李神通征讨韦彻,大败而逃,差点被韦彻活捉。后韦彻见李渊统一天下大势已定,主动请降,李渊仍封他为王。三年后,韦彻病逝。李渊下令撤射州及所属三县,仍恢复盐城县。临时宫殿被拆除,在宫殿原址上建了一座大寺庙,称“护国永宁禅寺”,意为此处供奉神灵,永保国家长久安宁之意。

据《续修盐城县志》记载“该寺殿宇高耸金碧,涌现于百里之外,昔人泛海者,以此为指南车。”可见寺院当时之兴盛。

2、历代高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方佛教的兴隆,得益于高僧大德的讲经弘法,在永宁寺的历史上,出过的高僧很多,由于永宁寺几经战火,历史文献所留无几,而从有限的文献中得知,有名的高僧有宋代云隐禅师、清代名扬四海的青崖禅师、民国“寿高、德高、学高”的雪松老法师、及新中国成立后被称为“诗僧、书僧”的茗山老法师。如今中国佛教界的一些名山大寺里的住持方丈都是雪松老法师和茗山老法师的法子及弟子,比如:当代著名高僧、教界硕德、法门领袖,现任中国佛教咨议委员会主席、重庆市佛协会长、重庆佛学院院长、重庆慈云寺方丈惟贤法师、无锡祥符寺住持无相法师、镇江金山、焦山两山住持心澄法师、上海玉佛寺住持觉醒法师、浙江普陀山前全山方丈戒忍法师,扬州大明寺住持能修法师、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住持心广法师、南京栖霞山住持隆相法师、苏州西园律寺住持普仁法师等。

3、永宁寺古迹

千年古寺,少不了历史名人留下来的古迹,在永宁寺,山门内有唐初程咬金手植古柏一株,主干几人联手方可合抱,以及盐城有史以来史料记载的第一任县官孙坚的父亲,也就是东吴王孙权爷爷孙锺所挖的一口“瓜井”。

东汉熹平元年(公元172年),会稽句章(今浙江余姚)有农民许昌、许韶父子揭竿起义,自封阳明皇帝,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募兵讨平许氏父子。扬州刺史臧旻向汉灵帝报告,"上列功状诏书,除坚盐渎丞"。盐渎县自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县以来,一直"有县无治",由射阳县(今宝应县)县丞代管,孙坚是见之于史书的盐渎第一任县丞。

孙坚在盐城任县官期间,为官清正,他父亲孙锺在县城南门外开挖深井,引水种瓜,以此为生,这瓜井便是孙锺留下的。孙坚任满离去。后来他起兵入吴,长子孙策战死,次子孙权自立为吴王,以京口(镇江)为都城。孙锺家族发祥的故居和瓜井,被人们称为"真龙地"。明万历年间,孙锺故居遗址犹存。知县杨瑞云有《经孙司马坚故居二首》,其一曰:

风景萧萧起暮愁,英雄去矣地还留。

中原当日悲刘氏,建业行看有仲谋。

近海鱼龙千叠浪,西风葭苇满城秋。

只今吊故凭词赋,不尽凄凉对古邱。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6年),农民起义领袖叫韦彻,据盐城称王,在县城南门外修建皇宫,瓜井成了御花园的一部分。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发兵征讨韦彻,被韦彻打败。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招降韦彻。为了破坏这块"真龙地"的风水,下旨将韦彻的皇宫拆除,在瓜井旁边建一座永宁寺,瓜井又成了寺内僧人饮用水之井。唐太宗统一天下后,修复盐城的土城,宋、元两朝又四次修土城,直到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才将县城移向西南方,改土城为砖城,此时瓜井被圈入县城东门以内。清人高岑有《瓜井仙踪》诗云:

从他名地说东门,那及孙公故址尊。

满径春未瓜自蔓,丹炉人去井犹存。

海天岁月无今古,汉室皋夔有子孙。

渺渺仙踪何处听,教人仰止暗销魂。

三、保家卫国永安宁

自从盐城有了“护国永宁禅寺”这座矗立海之一隅的寺庙,本着当初所赐寺名的深意,历史就赋予了这片土地“保家卫国,长久安宁”神圣使命,在历史上接待过四位文韬武略、世人景仰的元帅。两位是民族英雄,两位是爱国将领。

1、唐代名将薛仁贵与永宁寺

唐代盐城是海滨城镇,据盐城地方史志记载,永宁寺在建成后不久,唐代名将薛仁贵就曾在永宁寺内设营驻扎,在海边修造战船,操练水军。为保家卫国,抵御外敌。

2、宋代云隐禅师与韩世忠元帅

在韩世忠元帅遭遇金军主力,兵败受伤,后撤至盐城,住永宁寺,疗伤修养,并将指挥部设于寺内,为后来的“黄天荡”一战筹谋划策。

宋高宗南渡后,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坐镇淮阳,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粘罕率大军分两路包抄淮阳,韩世忠遭遇金军主力,兵败后撤。据《续资治通鉴》载:

初,世忠在淮阳,将会山东诸寇以拒金……世忠不能当,夜引归,军无纪律,未晚,至宿迁县,不虞金人之踵其后。质明,觉之,奔于沭阳。世忠在沭阳,夜不安寝,与其帐下谋,夜,弃军,乘潮走盐城县。

韩世忠夫妇沿水路而下,后撤盐城。海上孤地的盐城,自然不会引起金兵多大的注意。这时的韩世忠,吃了一个大败仗,兵败困顿,疲惫不堪,又负伤在身,心力交瘁。有缘来到永宁寺,而当时永宁寺的方丈云隐法师收留了他们,让他们在寺院中调整修养,且让韩元帅把中军帐设在寺中。

寺庙里真清静,韩世忠在清静里翻看经书,思考着失败的原因,酝酿着新的计谋,四处收集散兵败卒,招募了一些年轻的士兵。寺里除了无偿地供其吃住外,还帮着筹集银饷,造了一些船舰。

三个月后,韩世忠迅速地调养康复,神闲气定。当他全身披挂、顶盔挂甲地离开永宁寺的时候,好似白鹤冲天,豪情万丈。他沿海路赶到常熟,奔赴浙江,及时地帮助宋高宗从叛将逼迫退位的油煎火烤、内外交困的尴尬中解脱出来。黄天荡一战,韩世忠亲临指挥,夫人梁红玉亲执桴鼓,以八千人包围十万大军长达四十八天之久,令金人跌胆掉魂,从此不敢渡江南犯。而在这场胜利的战争当中,永宁寺给他们的帮助,元隐禅师给他们的方便,一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韩世忠屡建奇功,号为当朝“武功第一”,可谓声威显赫。但此后兵权被释,盟友被害,忠奸自古势不两立,秦桧忌恨不已,唆使亲信弹劾,韩世忠愤而辞职,闭门谢客。据《宋史》载,韩世忠“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隐退之后,他潜心研读佛经,放迹山水,绝口不问政事,真算是隐退得干净彻底。传说韩世忠、梁红玉夫妇退隐之后就栖身于永宁寺,并且终老此处。

3、宋云隐禅师与岳飞元帅

在韩世忠元帅离开永宁寺后的第二年,他的一位忠实盟友岳飞元帅也来到了永宁寺。

在岳飞元帅挥师北上,已经收复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进军楚州(淮安)后,曾前后四次来过永宁寺,拜访了当时永宁寺的住持云隐禅师。

公元1130年,岳飞元帅挥师北伐,收复建康,横渡长江,康复高邮、泰州等大片国土,进援楚州(淮安),军威大振。永宁寺的僧侣们清楚地记得,岳元帅曾经先后四次到盐城访过永宁寺。

当时永宁寺的方丈,仍然是云隐禅师,法师曾经是一位爱国将领,因看不惯朝廷腐败,官场黑暗,一狠心,削发为僧,像云一样隐了起来。但岳飞的到来,再次激起了云隐法师的爱国热情。历史上临危守节的大臣很少,但爱国的和尚却很多。云隐与岳飞的谈话已不可考,但我相信,此时的云隐法师,一定不再是万念俱灰,清声念佛,他一定与精忠报国的岳飞元帅谈了当时的情势,以及自己的作战见解。时值国难当头,危如累卵,也许岳飞会请他出山,为朝廷效力。但这样的想法,一定遭到了法师的婉言谢绝。当然,在临别的时候,遁世的云隐法师也一定给了年轻的岳飞许多佛门忠告。

4、雪松老法师与陈毅元帅

抗战时候,日军占领盐城县城后,无恶不作,当时永宁寺的住持雪松老法师,积极组织了佛教界抗日救护队,自任教官,学教唱抗日歌曲并且以自己会中医的一技之长,救护伤病员。并且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过胡扬、李寄农等人。“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刘少奇驻军盐城。老法师积极配合新四军的革命活动,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出家的僧人来说,算是脱胎换骨的变化,然而雪松老法师深深懂得,国家的安定是佛教安身办道的保障,爱国就是爱教,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并且从宋时延缓传承下来的爱国护国传统,在他胸中油然而生。拯救苍生,护国安民,顿时上升为最高的佛教教义。是唯一一位用实际行动去实践周总理所提出的“上马杀贼,下马念佛”口号,充分体现了老法师爱国爱教的最高情怀。后陈毅、刘少奇称赞他是一位“革命和尚”。如今的小学课外读本中,就有介绍雪松老法师的抗战英雄事迹,把老法师的事迹当作爱国主义教育去让后代学习。这在全国是仅有的,是唯一的,而且与盐城“红色文化”的教育是相得益彰。

宁静的寺院,在海风的吹拂中度过了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正进入民国,然而在那个列强纷争的年代,在建寺一千三百年后,永宁寺的劫难终于不可避免地来临。

一衣带水的邻国终于按捺不住窥视已久的欲望,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1938年4月26日,日军占领盐城县城,他们照例进行了一贯沿用的战争游戏——火葬整个城市,投放了数枚燃烧弹。一霎时,火光四起,黑焰熏天,可怜整个县城变成一片火海,无数楼房、庙宇和名胜古迹都毁于一炬。县城商业最繁华的西大街,共有二百多家店铺毗连相接,烧后仅有三爿半幸存。苦心经营了上千年的小城,顷刻间变成一堆废墟。让我们看看日本随军记者小俣行男的实录记载:

盐城这个有十万多人口的县城已被夷为平地,没有一座建筑幸免,附近的村庄也被烧光了……

永宁寺是县城中的一座著名建筑,自然逃脱不了被炮轰火焚。只可惜了那些浇金涂铜的塑像,可惜了那些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殿亭楼阁,可惜了那些斑驳泛黄、弥足珍贵的寺志经卷。我不禁长叹,佛纵使万能,却终未能阻挡得了这场倒行逆施的恶劫。据当地的群众回忆说,寺庙焚烧了七天七夜,火光映于百里之外。想当初,永宁寺“殿宇高耸金碧”,也是涌现于百里之外的。这一场大火,烧掉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千年古寺在熊熊大火中化为虚无。

永宁寺的方丈雪松法师流泪了。他不禁仰天长啸,发出一句以往僧人不曾有过的、有如边塞诗人一般铿锵有力的诘问:“壮志莫酬斯乃恨事,倭奴未灭胡以家为?”大火之后,雪松坚持留了下来,勉强收拾了几间破败的僧舍,维持生计。佛经无存,寺庙空空,他将志向转向了抗日救亡。

正是在永宁寺遭遇最为悲悯的失乐园痛苦之时,这座寺庙迎来了继岳飞、韩世忠之后的第三位元帅——陈毅,再次焕发出更为夺目的赤色光辉。“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刘少奇驻军盐城。陈毅和刘少奇先后几次到永宁寺,看望雪松法师。一拱手,使雪松倍感亲近。一席话,使雪松心中暖如三春。从宋时延缓传承下来的爱国护国传统,在他胸中油然而生。拯救苍生,护国安民,顿时上升为最高的佛教教义。

他以寺为阵,自筹经费创办组织了佛教界抗日救护队,自任教官,学唱、教唱抗日歌曲(这对于一位僧人来说,真乃有如脱胎换骨),并且以自己会中医的一技之长,救护新四军伤病员。并且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过胡扬、李寄农等人。陈毅、刘少奇称赞他是一位“革命和尚”。

四、永宁寺及盐城籍佛教高僧大德

盐城东临大海,自古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名寺古刹颇多,在历史上出过许多有名的高僧大德,有历史文献可考的,清代青崖禅师、民国雪松老法师、茗山老法师、苇舫老法师、瑞祥老法师、真禅老法师、浩霖老法师、宽裕法师等。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弟子的影响都是在全国佛教界罕有的。

1、清代青崖禅师,被誉为“一脉相承、二度进宫,三次加封,四赐紫衣。在乾隆朝被誉为“国师”之称。有这样荣誉,在全国是仅有的。

乾隆皇帝召见青崖,叙其与先帝的仙缘,再次加封永宁寺,并请他开法西山,到北京西山卧佛寺任住持。卧佛寺构建布局与永宁寺十分相似,同建于唐代,青崖禅师居此。

青崖禅师生前在卧佛寺十余年间,还与两位著名的才子邂逅。

一位才子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一生喜佛蔑世,风流傲骨,四十四岁赴京赶考中了进士。在京期间,他四处游逛,参访高人。一日,“匹马径寻黄叶寺”(注:卧佛寺有两株银杏树,树龄均为千年有余,树围需数人合抱,荫庇上百平方米,秋天一到,黄叶飘洒,故又有“黄叶寺”之称),拜访方丈,竟然是淮安府的同乡、相邻县人,加之郑板桥在盐城教过学、坐过馆,又到过寺庙无数,禅机深厚,两人一见如故。郑板桥先后写了《游香山访青崖和尚和壁间晴岚学士虚亭侍读原作》、《寄青崖和尚》两首诗,记述他与青崖和尚的交往。在北京历史上的名人墓关于青崖禅师的记载中,同样提到了“与郑板桥的交往也厚”。

另一位才子是曹雪芹。家道中落的曹雪芹到了西山郊村,和陶渊明一样,成为隐退高士,《红楼梦》一书,就是在西山写就。县令陶潜归隐山林,有土可耕,其乐融融,而雪芹居士退隐西郊,则无田可种,常常是“日望西山餐暮霞”,“举家食粥酒常赊”,他所拥有的,只是“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好在西山一带,名蓝古刹、萧寺荒祠不算少,而且遍布沟壑之间。那么,排遣心中的郁闷,探求人生的真谛,寻找创作的灵感,找老僧倾诉,自然会有许多的感触与得益。在苑召先生的《曹雪芹小传》里,有这样的文字:“他闲来时也喜欢行游散策,逐胜探奇。他住的那一带……住有名僧,如卧佛的青崖与莲筏,瓮山的无方等……雪芹有时访访他们,作半日清话。”青崖禅师阅尽人间繁华,品尝人生甘苦,曾经给予过他什么样的创作灵感?这是高人留给后世的谜,但我们从《红楼梦》一书大量的诗作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在其中暗含的令人咀嚼的禅意。宝玉的出家削发为僧,是否有曹雪芹闲游寺庙的影子?供后人去想象。

2、陈毅、刘少奇誉为“革命和尚”的雪松老法师,为民国期间中国佛教协会的秘书长,是唯一一位用实践行动去爱国爱教的僧人。

3、被誉为“诗僧、书僧”的茗山老法师,如今佛教界众多的名山大寺的住持都是茗山老法师的得法弟子。

4、苇舫老法师,上海玉佛寺第九任住持。

1949年3月,任玉佛寺住持。新中国成立后,苇舫法师在修建玉佛寺、促进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历任上海抗美援朝分会佛教支会主任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第一至第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三、四届政协委员。参加了《辞海》佛教条目的编写工作。“十年动乱”中,佛教界深受冲击,为使玉佛寺这座沪上名刹安渡险关,苇舫法师耗尽心力,不久颓然而逝。

5、瑞祥老法师——扬州大明寺能修法师的师傅

原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扬州市政协委员、大明寺方丈。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北京市佛教协会首任会长。1969年下放江苏东台老家务农。198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特地将瑞祥法师从东台农村抽调至南京灵谷寺任监院,被选为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87年2月,瑞祥法师应邀并奉调担任扬州大明寺住持,进行大规模的寺庙建设,为促进中日友谊作出了很大贡献。

6、真禅老法师,上海玉佛寺第十任住持。

1979年,当选为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任玉佛寺住持。此后,他多方筹募资金,整修殿宇,招集僧众,在恢复佛教丛林体制、流通经书法物、开展宗教活动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83年,他主持创办上海佛学院,任院长。1988年,受聘为上海儿童福利院名誉院长,并设立“真禅法师残疾儿童福利基金”。同年十月,兼任静安寺住持。1992年11月,兼任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住持。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海外联谊会理事会理事。

7、浩霖老法师

1969年赴美国纽约,后入美国籍。现任美国佛教联合会会长,世界佛教僧伽会副会长,台湾松山寺住持,纽约东禅寺住持,为美国佛教界著名人士。

8、宽裕老法师

宽裕法师亲近慈航大师多年,参学受教契悟其深,一九七四年晋升台湾弥勒内院住持。为台湾有影响的佛教高僧。

五、唐清时代盐城永宁寺与国外的交往

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开辟了四通八达的海陆对外交通线,便于发展对外关系;唐朝有辽阔的疆域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唐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兼收并蓄,虚心学习,又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当时的长安城俨然一座国际大都市,在具备了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后,吸引了大批的各国人前来求学和贸易;而在求学的人群当中,日本、高丽、新罗国的求学者居多,以日本国的求学者为最。在唐代,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来唐求学。

当时,盐城成为我国与高丽(今朝鲜)、新罗(今韩国境内)、日本等国交往的重要出海口。据新、旧《唐书》记载,高丽僧人封大圣、新罗国王子金士信、日本国遣唐使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吕(晁衡)等,都是经盐城登陆,在永宁寺驻锡时日,然后转赴长安,开始他们的求学生涯。或回国之前,在永宁寺做最后的停留,然后踏上回国的征途。

日本北九州市福聚寺住持黑田文丰,在翻阅日本史料时得知,他们祖师在清朝初期曾驻锡永宁寺,特程赴永宁寺追思拜访,并结为友好寺庙,帮助寻找永宁寺在日本的史料。

打印 关闭